搜尋此網誌

顯示具有 李婉萍營養師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李婉萍營養師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

照顧心血管、減緩發炎,最營養水果當之無愧!


酪梨的產季不管是超市或傳統市場都能看到它的蹤影,這也讓我想起幾年前有一個疼孫的阿嬤病人,天天用酪梨為孫子補充營養的故事。

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

10分鐘健康上菜-『紅豆冰棒』


★ 營養小叮嚀
均衡飲食要每日攝取六大類食物,其中的紅豆歸屬全穀雜糧類,含有豐富膳食纖維,能幫助腸道健康,紅豆含有的葉酸,B群都能提供我們活力來源,牛奶的鈣質能提供兒童骨頭健康來源。
夏天吃冰就來自己動手做一個健康的冰品吧!

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

紅肉還是白肉好?火龍果重要營養一次解析

記得多年前,有位病患急急忙忙打電話到診所給我,「我發現便中帶血耶,想說是不是得了痔瘡,還是更嚴重的大腸疾病……該看哪個醫生?」

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

10分鐘健康上菜-『酪梨牛奶』

★ 烹調小技巧

  • 未成熟的酪梨不要放入冰箱冷藏,否則無法變軟,最好是放在室溫下待熟。已成熟的酪梨,應該儘快食用,否則容易腐爛。

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

美化肌膚、降火氣、預防痔瘡,夏天吃這種瓜CP值超高!


有位病人因為有高血糖和缺鐵性貧血問題前來門診諮詢,提到日常三餐飲食時,我想到這個季節最當令的蔬果,便建議她可多吃苦瓜,一方面是因為不少研究證實苦瓜有降血糖的功能,另一方面是它富含維生素C,可以增加鐵質的吸收。

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

10分鐘健康上菜-『扁蒲炒蝦米』


★ 營養小叮嚀
扁蒲95%都是水分,在炎夏是非常好補充水分來源的蔬菜,一顆熱量比一罐多多70卡的熱量還要少,熱量非常低,很適合減重又想護肌朋友的一道美味料理喔!

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

吃芒果易過敏!?可能是這個因素導致


這一天來到營養諮詢門診裡的,是一位必須控制血糖和體重的年長病患,她疑惑地說:「我三餐其實都吃得不多耶,怎麼會這樣……」於是請她寫下近期的飲食內容,居然一個禮拜有好幾天下午都會把雞蛋糕當成點心來吃。

2020年5月17日 星期日

透析病友該如何攝取蛋白質?2大觀念+5大飲食實踐對策告訴你

「咦!這樣對嗎?之前腎臟不好說不可以吃太多蛋白質,開始洗腎之後,怎麼反而要補充蛋白質了呢?」每當在諮詢門診中做營養衛教時,關於蛋白質的攝取是經常碰到的問題。

2020年5月6日 星期三

避開4大類地雷飲食,攝取3種食物  呵護子宮、卵巢好,把關健康人不老!

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要到了,當大家都討論著要怎麼為媽媽慶祝時,我最近也聽到身旁不少四五十歲的朋友都說自己有婦科疾病的困擾,心裡很有感慨。

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

有影無!?不用大費周章泡水喝,直接吃秋葵,降血糖效果好


豐富營養,整根熟食最理想
呈長條狀、尾部尖尖細細因而有「美人指」別稱的秋葵,含有許多對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素,包括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纖維、不飽和脂肪酸、多種維生素、植化素,以及鉀、鈣等礦物質。豐富的鉀離子對血壓控制有益處,但飲食必須限鉀的腎臟病人就不宜吃太多了。

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

從當季鮮果到加工食品,嬌小桑葚竟有這些營養!

最近逛市場,不時可以看到小巧的桑葚已經悄悄現身,某天聽到一個客人跟攤販說買一大籃吃不完,老闆改而推薦桑葚果醬:「那要不要帶幾瓶果醬呢?讓你補C養顏水噹噹喔!」這位可愛賣力的老闆讓我當時真想在菜市場上一堂營養課。

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

單單吃鳳梨補充酵素,真能對抗發炎、治關節疼痛?

有位營養治療門診客戶某天諮詢時,突然拿出一張鳳梨酵素的藥品仿單問我:「這是一個鄰居說治療鼻竇炎和卡痰在吃的藥,但鳳梨裡面不是就有天然的鳳梨酵素了嗎?多吃鳳梨應該是不是也有一樣的效果呢?」

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

腸道好菌增、免疫力提升,不能少了這一味!

這陣子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擴大,許多來諮詢的客戶都很關心「免疫力」的話題。其中有兩三位長輩不約而同說到自己近來便便很不順,一問之下才知道,原本已經吃很清淡的他們,竟然為了「清淡飲食有助加強免疫力」而乾脆不吃油了……。唉,這可是天大的誤會呀!

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

反反覆覆真困擾! 狂吃蔓越莓,為什麼尿道感染不會好?


根據研究統計,平均兩位女性中有一位至少會罹患一次泌尿道感染,且當中有不少人還會再復發。到底該怎麼預防?常有人說多吃蔓越莓會有療效,是真的嗎?

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

10分鐘健康上菜-『粉圓豆花』


★ 烹調小技巧
此道冷熱食用皆宜,可以憑個人喜好選擇。燒石膏又稱為石膏粉,可以在一般的食品化工材料行或中藥鋪買到,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,燒石膏水最好不要丟棄在水槽內,否則會堵塞排水管哦!

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

做好3件事!好孕快快來


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統計,透過人工生殖方式求孕者,從20年前的每年七千多人次,如今已達每年將近三萬八千人次,其中年紀超過35歲的人超過七成。